“再也不用趴着睡了!”各学校增设午睡课,睡

摘 要

  午休,再也不用“趴着睡”了! 近日,有关部门提出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为响应“睡眠令”,各地学校也纷纷把“午睡课”提上日程。 杭州6所中小学从

午休,再也不用“趴着睡”了!



近日,有关部门提出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为响应“睡眠令”,各地学校也纷纷把“午睡课”提上日程。

杭州6所中小学从4月12日起开始高质量的“午休课”,想午睡的同学,再也不用趴着睡。

行知中学将阅览室,健身房改建成午睡吧;育才京杭小学在教室里引进了折叠午睡垫 永正实验小学把空教室设置成永正午睡室,给学生每人一个“永正午睡包”



除了把音乐教室等改成午睡教室,前不久,#深圳一小学班级内设置午休床#也上了热搜。摆满课桌的教室竟然能够变成人人都能躺睡的午休室:

只见值日生把午睡床像抽屉一般拉开。



在外等候的“大部队”进教室统一上床休息。



网友们纷纷点赞:再也不用趴着睡了。

“窝着睡确实不健康。我当年读书要有这,哪至于下午上课一路睡。” “不用趴着睡,减少颈椎病发病率。”

曾经想都不敢想得“一人一床”不再是梦。

“趴着睡”到“躺着睡”

“趴着睡”对健康很不好:会损伤眼睛,危害脊柱,压迫面部和心肺、胸腔,导致呼吸不顺畅;以手代枕,不止手麻脚麻,压迫到手部神经,有失去手部活动功能的危险。

不止有这么多“危险”,趴着睡最直观的体验就是:十分不舒服。

而躺着睡,能够让更多的血液流到消化器官和大脑,能够让身体呼吸到充足的氧气。

为了能“躺睡”,以前的孩子们能有多拼?

有把校服DIY成抱枕,背靠墙睡的



但背靠墙也不靠谱,仰着睡,也容易伤脊椎。

有躺在学校图书馆长椅上睡的,也算是最最简易版的“躺着睡”了



除了“自己努力”,无限接近“躺着睡”,20多年前,学校也想了不少办法。

有号召学生们自带垫子去学校睡的:





也有回家午睡,需要爸爸妈妈签“午睡卡”的:



“躺睡”比“趴睡”舒心、安心。更重要的是,“睡得饱”才能“长得高、学得好。”

但也有不愿睡午觉的孩子。

对此,学校也不会强迫他,“午休”不一定要“午睡”。

杭州各小学都拿出了“个性化”午休方案,不愿睡的孩子,去操场上溜几圈,看会儿书,听会儿音乐,都可以。



但是为了保证午休质量,老师也会建议学生不要做剧烈的运动。



除了休息,午睡也成了一种“学习”。

济南市长清区第二实验小学早在半年之前就将午睡升级成了一门“课程”。两人一组,合作铺床垫。学习午休前的准备,午休后的整理,旨在培养孩子自理自立。



但是也有网友质疑:“有这功夫,不如让孩子在外跑跑跳跳,学校里把作业写完。形式主义的东西。”



但是,现实是:晚上没得睡,午间休息也可能是奢望。

上课困?自己打自己巴掌!

体育课被纳入中考,音乐课,美术课也被呼吁纳入中考计分,学校教育更重视多元化学习。

但学得好的前提,归根结底还是得先休息得好。

睡眠对于中小学生们来说,太重要,也太不够了。

对于40分钟的“躺睡”午休,杭州新华实验小学的6年级学生说:“午觉后上课稍微更有精神,如果时间更长点会更好。”



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,心疼孩子睡不好。

《奇葩说》中网红教授储殷就租住了超出他薪酬的房子,只为让他的孩子早上多睡1小时。



父母心疼孩子睡得少,背后是已经严峻的青少年睡眠问题。

健康中国行动(2019-2030)中倡导睡眠时间:

小学生每天不少于10小时,

初中生每天不少于9小时,

高中生每天不少于8个小时。

按照这个标准,中国孩子几乎都没法“睡得饱”。

今年3月1日发布的最新版心理健康蓝皮书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19-2020)》显示:

95.5%的小学生睡眠不足10小时,平均为8.7小时,90.8%的初中生睡眠不足9小时,平均为7,6小时,84.1%的高中生睡眠不足8小时,平均为7.2小时。

平时的作业,周六日一早的课外辅导班,手机电脑游戏,导致了孩子的睡眠不足。

一初三学生在深夜23:35写微博说:

“我现在几乎每晚都是11点多入睡,第二天5点多起床,这样算下来睡眠时间也就是6个小时左右。初三了,大家都在拼,你不拼就要落后的。”

还有学生在知乎上问:“如何在睡眠不足时仍然学习?”

底下有人回答:

“这取决于你的紧张程度。低谷时期晚上躺床上都睡不着。”

学习压力导致睡眠不足,睡眠不足使得精神更紧张,成了一个恶性循环。

因为学业压力重,有的学校将午休时间拿来做练习,成了另一种形式的“被占用的体育课”。中午也没得休息。



睡眠不足的恶果是什么?上课困字写得歪歪扭扭:



睡眠不足容易引发肥胖,对视力造成影响,还有注意力不集中,容易烦躁、生气、亢奋等问题。

但即使睡眠不足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,学生们还是使用各种方法,让自己尽量不要打瞌睡。常见的有灌冷水,搓脸,站着听课,涂风油精,掐人中,还有发明了“自虐解困”,拧自己大腿,扇自己巴掌。



这些方法都是为了让自己精神一些,其实,中午好好休息,就能让自己下午精神一些。

睡得好,学习更专注

午睡是块宝,能用来恢复身心和肌体,以更好地面对学习,大家不要不利用了。但午睡时间不宜太长,应以20~30分钟为宜。除了降血压,保护心脏,长得高,适量的午睡能够:

·让精神舒缓

我国古代就有“日中一闲眠,睡方还少年。”一说。

李渔《闲情偶寄》中有:

“吾在此静睡,起来常过午。便活七十岁,止当三十五。”

国学大师南怀瑾享年92岁高寿,他就有一个习惯11时至13时之间一定要午睡至少20分钟,这是一天中阳气最盛之时,利于“养阳”。

可见午睡让人心态年轻,精神焕发,模若少年。

对本来就是少年的学生来说,午睡最直观的作用,就是“不犯困了。”

特别是在容易“发蔫”的夏天,不犯困了,学习效率就提升了。



·记忆力、创造力增强

《睡眠期刊》上的一项研究显示:

10分钟的午睡时恢复认知功能的最佳时长。但对于具有创造力的思索过程和重要的及以巩固来说,至少需要60~90分钟的长时间午睡。

对于从事脑力劳动的学生党来说,巩固记忆力对每天高强度学习来说是刚需。

·午睡能让情绪更稳定,使交流更平和

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刊载在《自然神经科学》上的研究表明,午后打盹可以改善心情,降低人的紧张度。我们成人在适量的午睡之后,都会觉得神清气爽,好像晚上睡了一个好觉。对于学习了一上午的孩子来说,小睡调节情绪,但是睡眠不宜太长,超过1个小时,反而会产生更加抑郁的不良情绪。

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学习。

比起培养一个“一刻不停”的做题机器,我们还是应该尊重孩子的生理,心理,像向阳的植物一样,在休息与学习的“光合作用”下,获得养分,才能更好地输出学习成果,获得向上的成长力。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